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7月9日通报了2022年1—6月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环境空气状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面临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支撑、...
在6月5日上午举办的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的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
污泥解体主要征兆有岀水水质非常浑浊、透明度下降、污泥破碎、絮体细微化等。可采用量筒进行观察,污泥絮体在量筒中与上清液没有清晰可见的界面,就可以判断污泥已经解体。 污泥解体的直接危害表...
全国33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排污许可环境监管实现了全覆盖。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12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介绍了这一情况。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5月12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 通过数字地球从太空遥望,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像一颗巨大...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正提速加力。国家层面强调加快推进,地方层面也相继出台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在业内看来,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空间巨大,已成为农村环保市场新赛道。应加强政策引导并建立...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 -- 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安全”是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之一。 3...
我国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常住人口约占全国的1/6,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4。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同时也是当前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长三角各个...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生态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来抓,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对新时代新阶段的农业农村...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江苏去年共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超100亿元,2022年,江苏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上都将有大幅提升,年度投入近120亿元。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