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trends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前期,某地生态环境部门对3起案情有一定相似性、涉嫌违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定的案件进行了立案调查。 案件一: A企业一家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企业,经调查认定该企业存在脱硫石膏贮存不规范,未按规定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案件二: 刘xx利用闲置院落为他人存放海绵、非保温材料等,被发现后又将上述固体废物就地挖坑掩埋,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已对刘xx启动了立案调查程序,案件正在办理中。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性保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财政部相继下达了多项2023年生态环保资金预算,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170亿、大气污染防治210亿、土壤污染防治30.8亿、管网及污水处理105.5亿、农村环境整治20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预算11.25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预算883.84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14.6亿,以及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预算343亿(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10亿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33亿元)等,以上环保资金合计2089亿元。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2022年广东省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介绍,2022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高标准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1月5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2年,该行向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发放贷款近千亿元。 相关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每天394万吨,实现河道整治疏浚1205公里,治理河湖湿地22万亩,关闭或搬迁污染企业664家,新建储备林258万亩,产生较好生态效益。
中国水务(00855)的ESG实力获市场认可。 在《2022-2023香港资本市场ESG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中国水务凭借出色的ESG表现成为了公用事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据悉,该白皮书是港股2023年的首份ESG研究报告,由智通财经、秩鼎、植德律所共同打造,详尽分析了2022年香港资本市场政策、企业信息披露及企业ESG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对2023年香港资本市场ESG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预测。中国水务能于该报告中被例举,证明了公司的ESG发展走在了行业前列。
1.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生态环境部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财资环〔2021〕46号)规定,支持的重点范围和资金分配方式如下: 支持范围 (1)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2)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用于此项的经费不得超过资金总规模的5%);(3)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
美国的14748座污水处理厂保护着公众健康和环境。多年的污水处理厂升级和更严格的联邦和州法规显著地降低了未经处理的排放和在全国范围内改善着水质。预计未来的二十年里超过5600万新用户将连接到集中式处理系统,估算需要2710亿美元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通过新的方法和技术,将废物转化为能源,全国1269沼气工厂帮助社区更好地通过再利用管理着废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依法严惩弄虚作假行为,持续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以下简称自主验收)监督执法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陕西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印发。《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安排部署,对加快美丽陕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就《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环境治理离不开数据支持,环境执法离不开“测管协同”,生态环保督察问题线索需要监测数据予以证实。可以说,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就是在稳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基本盘。 根据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的第九批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违法企业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遮挡监控视频、停运监测设备等方式进行数据造假的行为依然存在。这既考验环境执法人员的智慧,也考验综合监管能力建设的成效。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有限的客观情况下,让数据跑路、让数字说话、让科技发力,无疑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监管能力的有效举措。
科技部等五部门共同编制的《“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1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在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领域、生态环境监测、应对气候变化等10个领域,共有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综合立体监测技术、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等50项技术的重点任务。
11月7日,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根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相关站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鼓励民间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摘自二十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