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trends
4月6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召开,总结全国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各项要求全面落实,推进改革进一步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水网从安徽省人民政府网了解到,3月29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会议主题为奋力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在答记者问环节表示,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实行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招培并举,全力助推环保领域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或产业进一步固链强链延链补链。2023年力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模突破560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
财政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纳入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国家清单名录且农村黑臭水体面积达一定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下简称城市),可申请纳入支持范围。已纳入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城市,不得重复申请。各城市可整合本地治理任务重、工作有基础的县(区、市)项目申报。申报城市需治理的国家监管清单农村黑臭水体总数应不少于10个,或总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不得纳入申报范围。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7日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宣布国务院领导同志分工和国务院机构设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对政府工作作出部署。李强强调,要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怎样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发挥了哪些作用? 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对生态环保领域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2月16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我们从2月24日起推出“划重点”系列,今日推出“策略篇”~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前期,某地生态环境部门对3起案情有一定相似性、涉嫌违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定的案件进行了立案调查。 案件一: A企业一家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企业,经调查认定该企业存在脱硫石膏贮存不规范,未按规定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案件二: 刘xx利用闲置院落为他人存放海绵、非保温材料等,被发现后又将上述固体废物就地挖坑掩埋,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已对刘xx启动了立案调查程序,案件正在办理中。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性保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财政部相继下达了多项2023年生态环保资金预算,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170亿、大气污染防治210亿、土壤污染防治30.8亿、管网及污水处理105.5亿、农村环境整治20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预算11.25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预算883.84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14.6亿,以及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预算343亿(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10亿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33亿元)等,以上环保资金合计2089亿元。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2022年广东省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科技处处长许金洲介绍,2022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措并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高标准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1月5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2年,该行向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发放贷款近千亿元。 相关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每天394万吨,实现河道整治疏浚1205公里,治理河湖湿地22万亩,关闭或搬迁污染企业664家,新建储备林258万亩,产生较好生态效益。
中国水务(00855)的ESG实力获市场认可。 在《2022-2023香港资本市场ESG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中国水务凭借出色的ESG表现成为了公用事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据悉,该白皮书是港股2023年的首份ESG研究报告,由智通财经、秩鼎、植德律所共同打造,详尽分析了2022年香港资本市场政策、企业信息披露及企业ESG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对2023年香港资本市场ESG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预测。中国水务能于该报告中被例举,证明了公司的ESG发展走在了行业前列。
1.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生态环境部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财资环〔2021〕46号)规定,支持的重点范围和资金分配方式如下: 支持范围 (1)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2)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用于此项的经费不得超过资金总规模的5%);(3)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
美国的14748座污水处理厂保护着公众健康和环境。多年的污水处理厂升级和更严格的联邦和州法规显著地降低了未经处理的排放和在全国范围内改善着水质。预计未来的二十年里超过5600万新用户将连接到集中式处理系统,估算需要2710亿美元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通过新的方法和技术,将废物转化为能源,全国1269沼气工厂帮助社区更好地通过再利用管理着废物。